这是一组珍贵的历史影像,摄于1925年,选自日本满蒙印画协会出版的《亚东印画》系列画册。该画册自1924年9月起在大连开始发行,直至1944年停刊,历时整整二十年。画册采用月刊形式,每期精选十张照片,围绕特定主题系统性地展现中国的方方面面。其内容包罗万象,既有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,又有壮丽的自然景观;既记录悠久的历史遗迹,也呈现丰富的艺术文化。然而,日本方面如此详尽地记录中国,绝非单纯的文化交流,而是暗藏祸心——他们企图通过影像深入了解中国国情,同时向日本民众灌输侵略思想,为日后侵华战争做舆论准备。现在,让我们聚焦这期以长江三峡为主题的珍贵影像。
长江三峡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。这条黄金水道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,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,蜿蜒193公里,由气势恢宏的瞿塘峡、幽深秀丽的巫峡和滩多水急的西陵峡三大峡谷组成。两岸层峦叠嶂,千仞绝壁相对而出,既有雷霆万钧之势,又不失婉约灵动之美,构成了一幅壮丽与柔美并存的山水长卷。
画面中呈现的是三峡某处静谧的浅滩。远处群山在氤氲雾气中若隐若现,宛如仙境;近处浅滩平缓延伸,江水在此处放缓了脚步,水面如镜,倒映着天光云影。几块嶙峋的礁石点缀其间,为这幅水墨丹青增添了几分野趣。
展开剩余71%这张照片捕捉了雨后巫峡的绝美瞬间。唐代诗圣杜甫曾以\"巫山巫峡气萧森\"的诗句描绘此景。画面中,蒙蒙细雨刚过,整个峡谷笼罩在氤氲水汽之中。远处峰峦在云雾间时隐时现,近处陡峭的崖壁森然矗立,虚实相生的景致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,仿佛置身蓬莱仙境。
这张照片记录了长江岸边停泊的简陋民船。船体由粗糙的木板拼接而成,船篷破旧不堪,显示出当时百姓生活的艰辛。几位衣衫褴褛的船夫或蹲或坐在岸边,神情疲惫而茫然,似乎正在等待下一趟航程。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峡船民的真实生存状态。
镜头转向三峡令人叹为观止的悬崖绝壁。陡峭的岩壁如刀削斧劈般垂直插入江中,高达数百米,气势恢宏。岩层纹理清晰可见,历经千万年江水冲刷形成的褶皱和沟壑,见证着大自然的伟力。阳光照射下,岩壁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赭红色调,更添几分雄浑之美。
最令人惊叹的是悬崖上开凿的绝壁索道。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,古人硬是用简陋工具开凿出一条蜿蜒的空中走廊。木制的栈道紧贴崖壁,由粗大的木桩固定,部分路段甚至需要悬空搭建。想象当年工匠们如何在万丈深渊之上完成如此惊险的工程,不禁让人肃然起敬。
岸边一处天然钟乳石洞窟吸引了摄影师的镜头。洞口怪石嶙峋,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从洞顶垂挂而下,与地面生长的石笋相映成趣。洞内幽深莫测,隐约可见流水侵蚀形成的奇特岩溶景观,展现出大自然精雕细琢的鬼斧神工。
最后一张全景照将三峡的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江水如一条玉带穿行于群山之间,两岸峰峦叠嶂,云雾缭绕。近处可见湍急的江流拍打着岸边礁石,激起朵朵浪花;远处山势渐次升高,最终隐没在茫茫云海之中。整幅画面层次分明,完美诠释了三峡\"雄、奇、秀、险\"的独特魅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华证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